查看原文
其他

曾泰元语|OED新词佛教元素满满:还有三个汉源词!

曾泰元 英语世界 2022-11-06

(Credit: psychicsdirectory.com)




源自中文!3个佛教词进OED


文/曾泰元



2021年圣诞节前的12月中旬,权威的《牛津英语词典》(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,简称 OED )发布了年度第四季的词语更新。岁末年终,西方基督教世界的节日氛围逐渐浓厚,然而在 OED 这批新收录的词语里,居然出现了东方色彩浓厚的佛教元素,为数还颇为可观。
我一得知 OED 发布了增录词语,就点开词表逐一浏览。词表按字母顺序排列,第一个是 Abhidhamma,我没见过,不过这种 bh、dh 的辅音串像是印度语言的拼法。紧接在后的定义出现了关键词 Buddhism(佛教),原来是个佛教词。我本不以为意,孰料接下来6个都是类似的情况,这颇不寻常。待我细读,惊喜不断,边求证边记录,最后的统计结果是,共有44个佛教词首度收进 OED 
佛教源自古印度,汉代传入中国,在此生根发芽成长茁壮,2000年来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这批 OED 新收的佛教词大多源自古印度的梵巴语(梵语和巴利语的合称),长相奇特却有如一家人,让人觉得异常亲切。


我是 OED 的付费用户,得以深入、全面地查阅。OED 的词源信息表明,在这批新收的44个佛教词里,有3个源自中文的借译词(calque):Buddha-nature(佛性)、dharma talk(法语)、Pure Land(净土)。
Buddha-nature(佛性),乃众生觉悟之性。词源指出,这个词“明显最终仿译自中文的佛性”(apparently ultimately after Chinese fóxìng)。
dharma talk(法语),即家常式地公开讲述佛理。词源的措词不同,要用户“比较中文的法语”(Compare Chinese fǎyǔ),按 OED 的惯例,等同于“仿译自中文的法语”。
Pure Land(净土)指的是佛教的清净世界,与世俗众生居住的世间相对。词源点明,这个词是“仿译自中文的净土”(after Chinese Jìngtǔ)。
佛教源自古印度,中国的佛经译自梵巴语,Buddha-nature(佛性)、dharma talk(法语)、Pure Land(净土)这三个英文词语虽译自中文,但最终的源头还是在梵巴语。

除了这3个汉源词之外,还有4个音译自日文的借词。

Amidism(阿弥陀宗),由日文的 Amida(阿弥陀)后接名词后缀-ism而成。又称净土宗,佛教宗派之一,重视“念佛往生”,认为只要称名念佛,即可往生西方净土。


kinhin(经行),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,为防坐禅而欲睡,或为养身疗病,或表示敬意。


sesshin(摄心),佛教禅宗的修行方式之一,在静僻处静坐沈思,常以4至7天为一期。


zafu(坐蒲),坐禅时用的坐垫。



剩下的37个佛教词大多源自梵巴语。其中某些拼法近似,语义相同,此乃大乘佛教(Mahayana Buddhism)和小乘佛教(Hinayana Buddhism,英文现多称 Theravada Buddhism “上座部佛教”)之间的用语差异。兹条列说明如下: 


Abhidhamma(阿毗达磨),小乘佛教语,指佛教三藏中的“论藏”,为论部的总称,同Abhidharma。

Abhidharma(阿毗达磨),大乘佛教语,同 Abhidhamma。

anatman(无我),大乘佛教语,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“我”,同 anatta。

anatta(无我),小乘佛教语,同 anatman。

anicca(无常),小乘佛教语,谓世间一切事物,都处在生起、变异、坏灭的过程中,迁流不居,绝无常住性,同 anitya。

anitya(无常),大乘佛教语,同 anicca。

bhikkhuni(比丘尼),小乘佛教语,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,俗称尼姑,同 bhikshuni。

bhikshuni(比丘尼),大乘佛教语,同 bhikkhuni。

bodhicitta(菩提心),见人遭受苦难,因而激发拯救的善心。

Buddha dhamma(佛法),小乘佛教语,指佛教的教义和教理,同 Buddha dharma。

Buddha dharma(佛法),大乘佛教语,同 Buddha dhamma。

citta(质多),心,指心灵、思想。

Dalai(达赖),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的精神领袖,为 Dalai Lama(达赖喇嘛)之略。

Dharmachakra(法轮),佛法的喻称,谓佛说法,圆通无碍,运转不息,能摧破众生的烦恼,并认为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,辗转相传,犹如车轮。

Dharmapala(护法),大乘佛教语,护卫佛法者。

dharmic(达磨的),大乘佛教语,即“佛法的”,dharma(达磨;法)的派生词。

dukkha(苦),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蕴炽盛。

jhana(禅定),小乘佛教语,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,一心审考为禅,息虑凝心为定(大乘佛教用 dhyana)。

Kagyu(噶举),藏传佛教的四大宗派之一。

Kagyupa(噶举派),同 Kagyu。

karmically(羯磨上;由业观之;因果上),karma(羯磨;业;因果)的派生词。

metta(慈),指有如佛和菩萨般的普爱众生。

no-self(无我),谓世界上不存在实体的自我,同 anatman 和 anatta。

Parinibbana(般涅盘),小乘佛教语,略称涅盘,即圆寂,谓超脱生死的境界,同 Parinirvana。

Parinirvana(般涅盘),大乘佛教语,同 Parinibbana。

Sakya(萨迦),藏传佛教的四大宗派之一。

Sakyapa(萨迦派),同 Sakya。

samatha(奢摩他),即寂静,指精神集中,不为外界扰乱的禅修。

sutta(修多罗),小乘佛教语,即“经”,指佛教经典,或释迦牟尼的话(大乘佛教用 sutra)。

tantrically(密宗式地),Tantra(坦陀罗;密宗经文)的派生词。

Tantrika(密宗信徒;密宗的),Tantra(坦陀罗;密宗经文)的派生词。

Theravadan(上座部佛教的),Theravada(上座部佛教)的派生词。

Theravadin(上座部佛教徒),Theravada(上座部佛教)的派生词。。

Theravadism(上座部佛教),同Theravada(上座部佛教)。

Tibetan Buddhism(藏传佛教)

Tibetan Buddhist(藏传佛教徒)

walking meditation(行禅),亦称走路禅,以步行的方式来作禅修,同kinhin。

 



作者简介

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教授,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原系主任,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,《英语世界》编委。



【相关阅读】

曾泰元语|“皮蛋”的缤纷英译

曾泰元语|“包子”怎么译,正解在这里!

曾泰元语|skr是啥意思?

曾泰元语|凤凰=phoenix?

曾泰元语|让牛肉面的英文走向世界!

曾泰元语|冬至,饮食,英文

曾泰元语|“元旦”的英文是Yuandan?!

曾泰元语|拜登新官上任一把火

曾泰元语|《唐宫夜宴》爆红,中国英语开花!

曾泰元语|pineapple跟apple有关吗?

曾泰元语|新疆是个好地方!

曾泰元语|“脱裤子放屁”英语怎么说

曾泰元语|womxn 是啥?

曾泰元语|给 & 和 @ 起个中文名!(附常见符号英汉名对照大全)

曾泰元语|父亲节快乐!

曾泰元语|“加油”还能怎么说:Fighting!

曾泰元语|人生难得几回“轴”

曾泰元语|刷新认知:乐器前必须加 the 吗

曾泰元语|乒乒乓乓:ping-pong溯源


「点击浏览期刊目录」

「点击封面购买杂志」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